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930|回复: 1
收起左侧

典藏大系:戴志强《钱币鉴赏与收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5-28 2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2013年05月28日    新浪收藏
  内容简介
  由于伪钱制造者的存在,大量的假钱充斥着我国的钱币收藏市场,经验不足的收藏爱好者很容易吃亏上当。为了让读者能分辨真伪,《钱币鉴赏与收藏》一书从实物货币到金属称量货币,到金属铸币,再到信用货币;从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到方孔圆钱;从金银饼、版、条、锭到机器打制的金银钱币;从货币到货币文化的衍生物——古时的压胜钱,今时的纪念章纪念币等进行标准器的赏析,同时,在书中分析了伪钱的若干制造方法及如何鉴定伪钱,并提供了具体的鉴定经验和实例。因此,此书对于那些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戴志强,1944年出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1981年任河南安阳博物馆副馆长,1983年任河南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1984年调京,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处长、处长,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钱币》杂志主编,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高校讲授中国钱币学、货币史。2004年受聘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国家流通文物专家组成员,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当代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和样币评审委员,从事钱币学、货币史研究40余年,在中国钱币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 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多项中国钱币最高学术成果奖金泉奖,其中第一届获学术著作奖一项、科普著作奖一项、优秀论文奖两项,第二届获科普作品奖一项、优秀论文奖两项,第三届获优秀论文奖一项。
  如何鉴定古钱币的真伪
  鉴别古钱币真伪主要通过:一鉴器型;二鉴铸造工艺;三鉴文字书法、图案纹饰;四鉴材质色泽。对于古钱鉴定,乃至其他各类钱币的鉴定,做出正确的决断,关键在于实践,接触的钱多了,过手的钱多了,阅历就丰富,积累的经验就丰富,头脑中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就多,识别古钱的眼力就会提高。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所以正确了解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方便收藏者进行辨识和了解。
  珍品作伪
  在多数情况下,仿作的对象都是珍品、名誉品,或者是某一地区、某个时期不易得到的罕见品。作伪的目的,是为了骗取高价,牟取暴利。譬如新莽的“国宝金匮”,以前传世至今,只有两枚真品,在钱币界享有很大声誉,钱币商便利用收藏者的求索心理,作假冒充,所以市面上可以见到“国宝金匮”假钱。
  利用某些假象臆造
  譬如唐宋以后盛行年号钱,但并不是每个年号都铸年号钱,初集钱币者不谙此道,盲目想把所有年号的钱配齐,钱币商便利用这种心情,骗取高价。
  毫无依据的别品
  这类钱是钱币商利用收藏者猎奇取胜、好奇斗富的心理,制作别出心裁的异品。譬如大“半两”,上下加铸“第四十”,冒充秦半两别品。特大的半两钱,是否属秦,尚是疑问;“第几”一类的钱,现在知道,是汉代的一种宫中行乐钱、酒令钱,把“第几”和“半两”凑合到一起,冒充秦钱别品,于情理不通。但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异品,初涉泉域者,也是容易上当的。
  普通品作伪
  普通品作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货币流通使用时期,对当代币的作伪,钱币界称之为“私铸”;二是后人在特定条件下的仿铸。譬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些文物摊店曾仿制古钱,作为工艺品或馈赠的礼品外销;又如博物馆为筹办展览,有时也做一些复制品,诸如此类在古钱鉴定中,亦应有所注意。

文章来源:炒邮网 www.cjiyou.net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5-12 02:13 , Processed in 1.124860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