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339|回复: 3
收起左侧

第二套人民币硬币的版别(柳忠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28 1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在第二套人民币主币印制发行期间,我国铸造发行了1分、2分、5分金属辅币。这套金属辅币被称为第二套人民币硬币、新中国第一套流通硬币或1955年版流通硬币,俗称硬分币。硬分币自发行到2013年,流通时间已长达50多年。现在,硬分币的流通功能逐渐减弱,收藏功能日益强化,版别问题成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议题,版别研究也随之日渐细化深化。本人曾在2000年初版和2001年修订版《中国流通硬币》中,对硬分币的铸造、发行和收藏情况作了介绍,本文再结合近10多年来的硬分币铸造发行的新情况和钱界研究的新成果,专题阐述对硬分币版别的看法。
  一、硬分币版别的判定原则
  硬分币的版别判定与人民币纸币
的版别判定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人民币纸币版别的较大调整尤其是年号更换,可见于发行公告,而硬分币不能通过公告作出版别判定。硬分币只见最初发行公告。1957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通告:“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本行自1957年12月1日发行金属分币(简称硬币),硬币的种类、形状和图案如下:硬币计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都是银白色,圆形。壹分币直径1.8公分,贰分币直径2.1公分,伍分币直径2.4公分,周边有细丝齿。正面图案:三枚硬币图案都一样,中部是国徽,国徽上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背面图案:中部分别是‘壹分’、‘贰分’、‘伍分’二字,字的周围是麦穗图案,上方分别有阿拉伯数字‘1’、‘2’、‘5’。下方有铸造年号。”此通告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硬分币铸造发行时间长,生产批次多,涉及到年号更换、图案字体变化、材质配比调整、制作工艺不同、模版初制和连续铸造的差别等,形成了币品之间的差异,由此产生对版别的不同认识。因此,研究和判定硬分币版别,首先必须确定基本原则。
  硬分币版别判定的基本原则可参照第一套人民币版别判定的基本原则来确定。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建行40周年而出版《人民币图册》时,商定了判定版别的三条原则:(一)凡经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日报》上公告发行的才算,否则不算。如印钞厂设计的票版草图,或送审的票版而未被采用者等,均不能算作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二)凡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作为不同的版别计算:1.票版图景、金额、票幅完全一样,而颜色不同者;2.票版图景、金额、颜色完全相同,而票幅不同者。(三)下列情况不作为不同的版别,即票版图景、颜色、金额、票幅完全一样,只是号码位数及号码粗细不一的,均可作为同版别的人民币。根据以上三条原则审定,第一套人民币发行62种版别,并以此印制《人民币图册》向社会公开发行。花花纸邮币卡网。
  参照第一套人民币版别判定的基本原则,硬分币大版别判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根据硬分币上的不同年号确定不同版别;同一年号的硬分币根据局部图案的明显不同确定不同版别。(二)图案微大或微小、局部图案差异不大和文字笔画粗细不一的,不作为大版别;普制和精制的不同,不作为大版别。(三)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不作为判定版别的依据。
  二、硬分币版别的基本状况
  根据硬分币版别判定的基本原则,确定1955年至2013年硬分币版别为117种,其中:
  1分硬币49种(44个年号中5个年号有两种版别):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平、1979凸、1980平、1980凸、1981平、1981凸、1982平、1982凸、1983、1984平、1984凸、1985、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2分硬币38种(34个年号中4个年号有两种版别):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平、1981凸、1982平、1982凸、1983平、1983凸、1984平、1984凸、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5分硬币30种(27个年号中3个年号有两种版别):1955、1956、1957、1974、1976、1979、1980、1981平、1981凸、1982、1983平、1983凸、1984平、1984凸、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硬分币版别及重要特征详见明细表:
硬分币版别及重要特征明细表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71
1972
1分
—U
—U
—U
—U
—U
   
—U
   
—U
—U
—U
—V
2分
      
—U
 
 
—U
—U
—U
—U
—U
—U
 
 
5分
—U
—U
—U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分
—U
√V
—U
√V
—U
一V
—U√V
—U√V
—U√V
—U√V
√V
—U√V
2分
 
—U
—U
—U
—U
—U
—U
—U
—U√V
—U√V
—U√V
—U√V
5分
 
√V
 
√V
 
 
√V
—U
—U√V
√V
—U√V
—U√V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分
—U
—U
—U
 
 
 
—U
—U
√V
√V
√V
√V
2分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5分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1997
1998
1999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分
√V
√V
√V
√V
—U
—U
—U
—U
—U
—U
—U
—U
—U
2分
—U
—U
—U
—U
 
 
 
 
 
 
 
 
5分
—U
—U
—U
—U
 
 
 
 
 
 
 
 
注:表中有特征符号者表示铸行该年号硬分币。符号“一”表示平芒(平),“√”表示露芒(凸),“U”表示“分”字的圆弧钩,“V”表示“分”字的拐角钩。表中只有特征符号者表示只发行流通币,符号下加“一”者表示既有流通币也有装帧币(只计中国人民银行及所属造币公司、造币厂所装帧的币品),符号上加“囗”者表示只有装帧币。

  明细表中可见,多个年号硬分币有两种版别。两种版别的显著特征有两处:一是背面麦穗图案的平芒与露芒的不同。平芒币背面图案中连接两根麦穗的飘带较长,飘带各从左右两根麦穗的外部第一颗麦粒的芒尖上飘出,向内绕一弧形,末端正好和第二颗麦粒的芒尖相平连接,故称平芒版(平)。露芒币背面图案中的连接两根麦穗的飘带较短,飘带各从左右两根麦穗的外部第一颗麦粒抽芒处飘出,麦芒被飘带遮挡。飘带向内绕一弧形,末端落在第二颗麦粒抽芒处,把第二颗麦粒的芒全部显露在外,故称露芒版(凸)。二是“分”字横折钩的钩形有圆弧钩和拐角钩的不同。平芒版(1)和露芒版(2)的特征图示如下:

  用这两个显著的重要特征为标志,延伸用以考察硬分币的117种版别,可以归纳为三种组合形式:一是平芒+圆弧钩组合,可称为平芒圆钩版,币品为1分31种,2分34种,5分23种。二是露芒+拐角钩组合,可称为露芒角钩版,币品为1分16种,2分4种,5分7种。三是平芒+拐角钩组合,可称为平芒角钩版,币品只见1972年和1978年1分两种。
  三、硬分币版别的多面认识
  在硬分币版别的研究中,钱币界有多方面的阐述,下面录四种谈点认识:
  (一)关于三种版别的分类问题。近些年,一些硬分币研究文章,把硬分币的麦芒与“分”字钩的三种组合形式称为“平版”、“凸版”、“混合版”三种版别。三种版别分类之说从重要特征角度深化了对硬分币的认识,但以此特征为主给版别定名值得商榷。因为三种组合形式的特征往往被年号特征所包含,不构成主要特征,而是次位因素。如混合版的1972年和1978年1分,因为这两个年号币不存在另外特征币品,故用年号即可表示。正式为某一枚硬分币的版别定名时,大多数硬分币是不必在名称中标明“平版”、“凸版”、“混合版”的,只是作为版别特征介绍。只有在同一年号有两种以上图文特征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区分版别的作用。如1983年2分有平凸两种,就可以用“1983平、1983凸”来区分。
  (二)关于从普制和精制的角度划分两种基本版别的问题。这是普遍流行的从铸币工艺(币品质量)的角度来区分版别的说法。从这个角度而言的版别,含有板块的意思。普制币包括流通品和普制装帧品。精制币的主要特征是增加了抛光或磨砂工艺,装帧发行。
  (三)关于流通品和装帧品的版别问题。在硬分币的收藏领域,更为明显地是分为流通品和装帧品两类。在流通品的收藏中,很多集藏者关注全套的版别数,通常按定位册收集。现在流行的一些硬分币定位册,将流通品和装帧品不加区别地都作定位,因装帧品不宜拆散,使定位册出现无币可入的空位。有的定位册只按年号定位,遇到一个年号两种版别的情况,则出现有币无位可入。这就需要正确地划定流通品和装帧品的版别。
  按照版别判定的基本原则分析归纳,截止2013年,流通的硬分币有77种(有下划线的20种既有流通品又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造币厂装帧的币品):
  1分币36种: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平、1980凸、1982平、1982凸、1983、1984凸、1985、1986、1987、1991、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2分币25种: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1平、1982平、1983平、1983凸、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5分币16种:1955、1956、1957、1974、1976、1982、1983平、1984凸、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只见于装帧的硬分币40种:
  1分币13种:1979凸、1980平、1981平、1981凸、1984平、1992-1999。
  2分币13种:1980、1981凸、1982凸、1984凸、1992-2000。
  5分币14种:1979、1980、1981平、1981凸、1983凸、1984平、1993-2000。
  在谈到硬分币的珍品时,有“五大天王”之说,指只按年号计,1981年1分、1980年2分、1979、1980、1981年5分只有装帧品,没有流通品,非常珍稀。如果按年号+平凸特征判定版别,1979年至1984年的硬分币中,有15种版别的币品只见装帧品不见流通品。

装帧品又分普制装帧和精制装帧。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造币厂普制装帧的有1979、1980、1981、1991-2000的13个年号39个版别的币品;另有香港国际钱币收藏品有限公司、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装帧的钱币册、卡等,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嵌币册、邮币卡封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造币厂精制币装帧的有1981、1982、1983、1984(沈阳厂)、1984(上海厂)、1985、1986、1991-2000的16个年号51个版别的币品;还有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富兰克林造币厂装帧的中国邮币装帧卡。
  (四)关于大版别与小版别的问题。大版别是从大处着眼的,本文根据硬分币的主要特征和重要特征来判定版别,是大版别的概括。小版别是深入精细地研究。在一些硬分币的研究文章中,提到以币面较为明显的文字粗细和间距宽窄来判定版别,将普制币和精制币作为不同的版别,这是小版别研究(如孙克勤编著的《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区分普制和精制版别)。因为所列这些特征的差异性小,是次重要特征的研究。或许取质量好的精制币与普制币相比,观感差距大,但换个角度看,币面图文相同,有些年号(如1991、1992)的精制币与普制币相比,差距并不那么明显。因此,综合分析,硬分币的精制与普制只宜作为次要特征,排在其次序列,作为划分小版别的特征。还有一些硬分币的研究文章,提到用更细微的差异来论版别。殊不知,由于铸币的设计、雕版、工艺、币材和多批次铸造的不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高精密衡器称量,硬分币相互比较,币面图案、字体笔画、文字笔型、图文间距、重量和材质等,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细微而不显露,不经对比难以区分,因此不宜作为判定版别的特征。
  四、硬分币版别的研究意义
  (一)从版别研究中认识硬分币的市场流通作用。
  硬分币作为货币流通而铸造发行的情况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一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物价基本稳定后,商品交易日益扩大,为便利市场流通,铸造发行了1955年至1964年的各版别硬分币。二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造币企业停产6年后,根据市场流通的需要,铸造发行了1971年至1978年的各版别硬分币。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硬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而扩大硬分币的铸造发行量,直到199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结束加工硬分币,造就了1979年至1992年的各版别硬分币。四是从2000年迎接新世纪开始。庆祝千禧时,市场上出现了特别意义的2000年版1分硬币。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民银行为满足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也为保证人民币系列的完整,于2004年底下达恢复生产1分硬币的指示,成就了2005年至2013年的各版别的1分硬币。50多年来,硬分币在流通领域承担辅币找零的职能,成为我国人民币中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币种,为经济有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从版别研究中认识硬分币对外交流和作为收藏品的意义。
  硬分币的装帧品铸造发行经历了两个时段:一是1979年至1986年,普制或精制装帧作为收藏纪念品主要面向海外收藏和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售。二是1991年至2000年,主要是满足集藏、投资的需求而铸造发行,都有精制币和普制币装帧品。这种装帧的硬币具有流通的社会功能、纪念和鉴赏的文化价值、收藏和投资的经济价值。其他装帧品的收藏、投资和纪念目的更加直接。进入流通领域的硬分币也随着时间的陶冶和流通职能的减弱,被当成收藏纪念品。
  (三)利用版别研究的成果引导收藏欣赏以宏扬钱币文化。
  版别研究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做得好,非常有利于收藏欣赏。从硬分币版别中可以看到,硬分币收集明显分为六个板块,流通硬分币按四个时期分为四个板块(钱币收藏中,也有将1955年至1978年的币品视为早期硬分币,将1979年至2002年的币品视为中期硬分币,将2005年以后的币品视为后期硬分币),装帧的硬分币按两个时段分为两个板块,还有精制币、评级币和其他装帧币等特殊专题。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币中最小面额的硬分币也是精彩纷呈,足可以成为现代钱币爱好者热切关注和收藏欣赏的一个系列币种。

fenyi.jpg fener.jpg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4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3-5-28 18: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5-28 2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5-28 2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5-12 01:35 , Processed in 1.092679 second(s), 22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