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356|回复: 4
收起左侧

浅谈邮票背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5-16 0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今天继续开讲,感谢朋友们对前两贴的支持。最近在筹划是否给新接触集邮的朋友做个公益贴,做0利润的交易,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几天一直在想主题,昨日与几个朋友讨论老纪特的背胶,那今天从邮票的背胶开始讲起。
    为什么邮票要有背胶?一句话,为了方便。邮票的本质是一种由政府发行印制的邮资凭证,具有法币的特性。邮票需要粘贴在信封上,以证明支付了其邮资。既然要贴在信封上,就需要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邮票自带胶就出现了。据说第一枚邮票就是自带胶,外国人的这种服务精神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邮票被广泛使用后,自带背胶也被广泛采纳,据说国外的背胶种类非常多,有带花纹的、有带香味的、有带彩色的、有带文字的等等。这些背胶离我们都比较远,今天只说说新中国成立后邮票的背胶。
    新中国成立之初,邮票的印刷水平不高,现在我们还管早期的老纪特邮票叫草纸票,就可见一斑。国力有限、资源有限能省就省了,所以早期的老纪特邮票都没背胶,也叫无胶票。很多被二胶票伤了的朋友都去转投集无胶票,早期老纪特还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
    在1959年2月,《集邮》杂志刊出邮政总局副局长荣健生的一篇谈话,透露“许多外国朋友对我国邮票没有刷胶不能理解。”他解释说:“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北方虽比较干燥,但南方终年比较潮湿。因此,以往刷胶时,在两张邮票之间都衬有一张很薄的玻璃纸,否则就要受潮而粘住。鉴于玻璃纸要进口,且价格很高,为了减轻成本,我们暂时不采用刷胶,但我们正积极研究新的刷胶配方,使之在干燥地区或潮湿地区不衬玻璃纸都可不粘住,预计今年邮票厂建成后可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曾计划邀请捷克专家帮助解决“刷胶原料配制及工作方法。”新中国第一套带背胶的纪念邮票是纪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特票中一套带背胶的是特38《金鱼》【以上节选自集邮杂志】
    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节约外汇和粮食(下文解释为什么是粮食),背胶也被人为的减少了使用次数,这段时间只有纪念邮票有背胶,特种邮票都取消了背胶的使用。到了1963年后,特种邮票才又开始恢复背胶的使用。
    早期的背胶主要以植物胶和动物胶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老纪特使用背胶就属于植物型胶,学名“糊精胶”。什么是糊精呢?说白了就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常用的浆糊,这也解释了上文中为什么三年自然灾害时,部分停止使用背胶的原因。我记得小时候到了初冬,家里就要熬一锅浆糊,装在罐头瓶中拿去学校糊窗户缝。当然用在邮票上的糊精胶一定比我家熬的质量好的多,但是这种植物型的背胶有三个明显的缺陷:第一,容易吸潮、发霉变黄;第二,容易变干,龟裂;第三,施胶厚。早期的糊精胶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早期老纪特背胶变黄、变干就非常正常了。
在老纪特中的糊精胶也分三个阶段:早、中、晚。为了克服早期的糊精胶易受潮粘连的问题,发展出了中期糊精胶又叫黄糊精胶,这是在白糊精胶的基础上继续深加工的一种产品,中期糊精胶的显著特点就是微黄,使用这种背胶的最著名邮票就是《梅兰芳》。在此后又出现了晚期的糊精胶,晚期的糊精胶颜色已经不再微黄,保持了背胶雪白的颜色,但仍未能解决糊精胶的缺陷。
    进入60年代中期,植物型的背胶逐渐被化学合成胶所代替,早期的化学合成胶可能是受到糊精胶的影响,施胶较厚,非常容易在背胶留下指纹和印痕,比如特72儿童运动,至今我还未在市场上看到一套背胶完美的全品(当然主要是因为我见的也不多)。很多指纹都是在撕票的时候无意留在背胶上的,这种情况一直到特75妇女才得到改善。特75妇女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通量较大的一套老特票,作为老特的终结者,特75妇女又背负这开创新背胶的使命,中国的妇女真是伟大呀!这段时间的背胶常用的描述方法是:够润、不干、有光泽,也代表了这段时期背胶的特点。
文革后至74年JT票前,邮票肩负起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重要的宣传使命,每套邮票从设计、排版、印刷、发行都是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的邮票背胶很结实,黏性十足。据说很多文革票使用的都是从苏联进口的胶,用水都不易清洗掉。本人对文革、编号票知之甚少,有了解的朋友多多补充。
    74年后的JT票,因为年份、胶成分的配比等问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背胶样式,甚至在一套票中就会呈现出两种以上的背胶,如T69红楼十二钗。由于红楼单双号分两年印制发行,因此一套票中会出现2种不同的背胶状态,个别邮票本身有也有明显色差,如12-9凤姐那一张,原品本身背胶就略偏黄。JT票背胶的整体表现到目前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只要保管得法并不易发黄、变干。编年票后,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背胶质量逐渐提高,套票与套票间背胶的呈现均表现稳定。编年票容易购买,大家可以拿来作比较,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最近二胶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本人才疏学浅,对二胶票的辨别不敢妄评。二胶就是二胶,绝对和原胶不同,再高的高手也不可能做到二胶成分、施胶的方法与原胶毫无差别。鉴别古董中有门学问叫眼学,就是多看真东西,慢慢就对做过手脚的二货产生免疫力了。多尖端的鉴别工具也只是辅助手段,只有提高自身的集邮知识,多了解邮票背后的故事,多与前辈学习,敢于知难而进勇于尝试才能练就火眼金睛。二胶票、药票绝不是主流,绝大部分的邮票都是很好的,希望大家都能从集邮中寻找到乐趣。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3-5-16 0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5-16 09: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5-29 11: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7-4 23:49 , Processed in 1.108260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