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刚刚过去的5月,中国股市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5月10日,证监会宣布了对万福生科(5.650,0.00,0.00%)案的处罚结果;5月17日,证监会宣布对隆基股份(9.36,0.38,4.23%)、勤上光电(14.00,0.34,2.49%)等八家上市公司调查立案,同时对民生证券、南京证券的保荐业务进行立案调查;5月31日,证监会又宣布对新大地、天能科技及其中介机构的处罚结果。此外,证监会还在5月对5家问题资产评估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并不缺少一些相对严厉的监管措施,因此,5月的监管风暴为证监会主席肖钢赢得了“钢腕治市”的美名。 笔者认为,5月份确实是肖钢自3月17日上任以来证监会工作最见成果的一个月份。不过,如果因此认为是“钢腕治市”的话,则为时过早了一些。正如肖钢上任时所表态的那样:“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5月的监管风暴其实还是“郭氏新政”的延续。
其实,这样一场监管风暴在5月出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实际上,就在今年新年伊始,证监会就曾掀起过一场小小的监管风暴,即在新年的前十天时间里开出了12张保代罚单。对保荐代表人的处罚也是步步升级,从“3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文件”升级到“12个月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尤其是在去年12月初,郭树清在出席第三届“上证法治论坛”时表示:“有的时候,大家都说惩处不力是由于法律规定的责任太轻,其实最后发现完全是另有原因。例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明确规定要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一直以来,我们鲜有实行。”这显示出郭树清有意加大对保荐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
|